本文源自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原文链接:http://econ.sufe.edu.cn/22/b6/c6905a139958/page.htm
编前案: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作为上海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中坚持育人初心,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活力,鼓励教师以系、教研室为单位开展课程思政集中备课,共同商讨方案、明辨思路、选择案例、打磨教学课件等,针对课堂中学生存疑的知识点及时“复盘”,更好地实现思政育人元素与课堂知识点的“无缝”对接。
在学生们说出“课程让我受益匪浅”、“课程真是‘解渴’”、“课程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教会我理性思辨”等评价的背后,是学院教师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的育人初心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内在驱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上财经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分享第一辑,带领大家走进陈媛媛教授、陈雨婷博士、查丹燕博士的《国际经济学》这门课,共同来了解和感受学生们提到的“理性思辨的能力”,以及掌握国际通用经贸规则,讲好中国开放发展的故事。
国际视野,案例融入坚定学生“四个自信”
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贸易重力模型是这门课程的一个核心知识点。“一个国家经济贸易的规模主要依赖于它的进出口的规模水平,经济体越大,就会产出越多的商品和服务,因此也就会出口越多的商品;经济体越大,从商品和服务中的收益也就越多,因此有实力进口更多的商品。两国间的经贸规模越大,国家间的互惠和受益就越多。而影响两国贸易的一些因素除了距离、边界以外,还有诸如文化认同、两国间的经贸协定等一些因素。提到两国间的交流融合,熟悉历史的同学们肯定知道,中国古代就有连接中西方商道的古丝绸之路,在现代,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的时候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带一路”,其实就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国际经济学》教学团队教师们由此引入中国贸易发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以及以及“一带一路”倡导下取得的成效等知识点及数据的补充,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引导青年学子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激发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我教《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10多年了,其实没有提课程思政之前,这门课也会加一些基于中国对外经济开放领域的案例用于教学,目的就是使得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贸易理论和贸易模型,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更紧密的结合,通过与时事案例结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课程团队负责人陈媛媛教授坦言,得益于经济学院施行的思政课程全覆盖,目前专门成立了《国际经济学》教学团队,大家有机会聚在一起互相交流课堂经验,分章节、分模块进行案例商讨,探索课程思政角度下的课堂“切入点”,做到思政案例的与时俱进,不生搬硬套,不走形式主义,从学生们最关切问题着手,将价值引领潜移默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辩论研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思政力量”
“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原本应该通过自由贸易互利共赢,但自2018年以来,两国贸易争端摩擦不断,美国总统特朗普频繁在社交媒体发出抨击中国的声音,他的这些批评是有道理的吗?美国真的在中美贸易中受损了吗?”这个讨论话题老师一抛出,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同学们自主报名,进行课堂陈述。“正方辩题是开放自由贸易有利于一国经济发展,反方辩题为开放自由贸易有害于一国经济发展,请同学们根据各自的辩题,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课堂辩论。”
这种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的教学贯穿《国际经济学》课程的九大章节,一学期下来,同学们深感意犹未尽,非常“解渴”,在数理经济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丁嘉小美看来,“如果一堂课单谈贸易理论和贸易模型,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而陈老师在讲述学科知识点的同时,还会带领我们探究理论与实际贸易过程中的差别,帮助大家厘清国际贸易与各国政治经济的关系,加深了同学们对国际贸易复杂性的认知,从而教会我们更加多元、辩证的看待国际经济局势。”丁嘉小美同学非常享受这种课堂讨论的方式,“不是硬往上扯的思政教育,而是真正让知识‘活’起来,让我们体验到了课堂之外的东西。”
丁嘉小美同学谈到的课堂之外的东西,其实就是陈媛媛、陈雨婷、查丹燕团队日思夜想,不断否定、千挑万选,力图打造和呈现给同学们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政力量”,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准则,学会讲好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故事,阐述中国经济理论规律,激发学生们的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复盘打磨,案例教学引导教师“守正创新”
每到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按照惯例,学生会给任何教师评教打分,课程团队成员们发现,在尝试加入课程思政的元素之后,老师们的邮箱里都多了一些同学们反馈各式各样的课程建议,而团队教师们会及时汇总所有信息,集体研讨这些建议的可行性,以及这些建议背后反映出的课堂“不解渴”现象,探讨挖掘背后的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且及时“复盘”授课体验,共同打磨出更优的课程思政的案例故事。
“疫情”在家授课期间,团队教师们面对新的教学平台,一开始多少有些“紧张”,尤其摄像头一关,根本无法看到学生们的真实反馈,教学团队们克服重重困难,通过案例的穿插讲述,授课方式的变化,逐步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同,每堂课都多了一些期待,而课堂作业的质量也是越来越高。查丹燕老师感慨,“让我惊喜地是,每堂线上的辩论研讨课,学生们都是‘有备而来’,表现非常积极,而且可以听出来,他们是真心下功夫准备的。”
“课程思政不是加法,而是打破已有的授课模式,重新探讨知识点内部的逻辑意义,贴近当下这个时代,解决现实问题,将理论与形势紧密结合。”随着案例教学的逐步深入,陈媛媛教授及其团队教师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是案例教学让《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焕发生机与活力,未来还需更好地打磨案例,毕竟现在的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多、信息来源广,单纯的说教不能发挥作用。
团队成员
后记:“课程思政不是把专业课程讲成思政课,更不是在教学中“贴标签”;课程思政也不是挤占专业教育时间,更不是降低专业教育水准,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是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如果专业课是课堂生命,那么课程思政是课堂的灵魂,教学艺术使二者有机结合。”陈媛媛教授告诉我,这是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珂教授2019年来学院做专题分享的时候,给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也是她的团队教师们努力践行的准则,“课程思政无定式、千人千样,教师就是既会教学又懂艺术的人,今后要提升自身理论涵养,上好《国际经济学》这堂专业必修课。”
2020.12.30
供稿:胡倩楠(经济学院)
编审:陈媛媛、夏纪军、王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