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于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UxMzExNw==&mid=2709078495&idx=1&sn=755278fe4770ce3fa1fd5f151b380b8e&chksm=bb78bbad8c0f32bbf7b11a079a8fb48d1fe5afd757702d76d2fc6478987ad9cd25a501c3df8b&scene=21#wechat_redirect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学校历史传统、学科优势和育人特色,遵循人才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要求,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到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生思政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之中,将“课程思政”建设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
在“实事求是”探索“人大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中,涌现出一系列的优秀课程和实践案例。为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合力,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共享,我们近期将推出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案例、聚焦建设动态、特色项目展示等模块。首期呈现给大家的是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新华网“新华思政”版块展播、由财政金融学院王芳教授讲授的《国际金融》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芳教授
国际金融
财政金融学院王芳教授领衔的“国际金融”课程及教学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课程主持人为财政金融学院王芳教授,教学团队成员包括赵锡军、涂永红、何青、马勇、钱宗鑫、芦东。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是财政金融学院各专业本科生共同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共3学分,51学时。
《国际金融》课程历经几代教学团队40余年不断探索,秉持“建设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人民大学特色国际金融专业和课程”的初心使命,不断探索前行。本门课程课程思政建设重点为“传承本土基因,立足中国经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01 传承本土基因的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团队成员全部来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工人先锋号、学校首届教师师德先进集体,具有较强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通过各类团队建设活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02 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始终引导学生结合重大事件讲好“中国故事”,结合专业领域知识“读懂中国”,结合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共命运”,以此作为立德树人的突破口和新抓手。
03 坚持“中国视角”的本土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坚持“应用经济学视角”和“中国视角”,及时融入来自于中国金融开放实践和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发展。
04 彰显“使命担当”的第二课堂建设
陶湘国际金融讲堂、金桐全球英才计划、“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等活动的举办,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国际金融》课程读书演讲比赛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团队始终秉承“三全育人”理念,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坚信国际金融理论必须来自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必须能够指导这一伟大实践,并且要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专注培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研究能力、符合市场需要、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够自由行走在中西两个文化平台上的优秀财金人才。
2021.10.27
文案|教务处本培办
设计&编辑|木缶、橘生淮南、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