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上海财经大学】富财经特色、融上财精神、传匡时文化|上海财经大学专业课程育人优秀教学案例展示(理论与文化自信课程)

    时间:2021-08-31 15:29:57  作者:  点击:

    本文源自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原文链接:https://econ.sufe.edu.cn/2a/c0/c6905a142016/page.htm

    编者按:作为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第一阶段实行“总体设计、试点先行”的方针,聚焦理论自信、国情教育、文化传承、社会责任等四个维度的思政目标,首批遴选出12门示范课程加以建设;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根据我校统一要求,经济学院探索实行全院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全覆盖”。2021年初,为进一步加强与沪上经管类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交流与互动,经济学院总结已有经验,从学科规律出发,以案例为抓手,成立“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教研中心”,以期在激发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内驱力、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量化评价等方面作出探索性的实践。

    经济学专业课程大多具备社会属性,存在需要中国化和可以中国化的问题,这就为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大量案例与素材。经济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主要从培养理论分析与实践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等方面出发,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坚持育人初心,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活力,鼓励教师以系、教研室为单位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共同商讨教学方案、明辨建设思路、选择经典案例、打磨教学课件等,针对课堂中学生存疑的知识点及时“复盘”,更好地实现思政育人元素与课堂知识点的“无缝”对接。

    《政治经济学》团队成员


    从左至右依次为(排名不分先后):冒佩华教授、陈波副教授、伍装副教授、孙林副教授、王琳讲师、张沁悦副教授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面向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4年)并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2020年),课程持续吸收国内外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选择地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内容,注重理论逻辑与数理逻辑的有机结合,编写的系列教材开启了政治经济学教材中采用数理分析的先河。在原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成熟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课程团队成员凝练了大量蕴含中国元素、贴近当下社会热点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教学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立体化,极大地拓展了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以资本循环理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为例,团队教师们通过案例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后所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课程建设负责人冒佩华老师介绍。

    在讲述“垄断资本主义的五大经济特征”知识点的时候,团队成员陈波老师首先介绍美国全球霸权的历史及战略控制全球的具体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随后列举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经典著作中对帝国主义的剖析和批判,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启发同学们围绕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的必然性、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分割世界、殖民地垄断及帝国主义的性质、历史趋势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帝国主义发展的历史性与趋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启发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为避免课程“说教”意味,课程团队教师们还力图使用最新的现代经济学统计数据和图表,并尽量采用最新的背景资料和较典型的案例,尤其通过网络平台的“资料上传”和“资料共享”功能持续补充大量政治经济学前沿研究成果和拓展资料。

    《<资本论>与经济思维》团队成员


    从左至右依次为(排名不分先后):马艳教授、王琳讲师

    经济学院《<资本论>与经济学思维》是经济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课程选取了《资本论》中最为经典的内容进行阐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拓展学习、思想碰撞及原著案例分析,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德育目标具体化,彰显课程的育人功能。课堂形式采取小组讨论、情景剧、辩论赛、名师面对面等灵活多样的互动和引导型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前沿与趣味相结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将价值观培育和塑造“浸润式”地融入课程教学。课程还引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来提升大学生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钻研、分析和探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大学生成长为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代有为青年。

    “国际名师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形式

    课程团队成员王琳老师在讲授经济学创新思维这一知识点的时候,首先邀请同学分享自己对经济学创新思维的理解;其后引用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即“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引发同学们对马克思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好奇;在此基础上沿着“抽象力的科学和充分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创新——剩余价值理论的开拓性创新”这一基本线索对《资本论》中的经济学创新思维进行疏导,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五种思维方式进行系统讲解;最后组织学生围绕“如何运用经济学创新思维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团队教师还鼓励学生们以情景剧、辩论赛等形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去,通过自编自导的情景剧来消化、巩固所学知识,课程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提升了课堂参与度,教师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极大锻炼和提升。凭借成熟、新颖的课堂形式,该课程先后获得了上海市级课程思政改革项目1项、校级课程思政和教学改革项目2项并顺利结项,且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经济学院《<资本论>选读》课程通过介绍《资本论》的主要作者——“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的生平,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原因和《资本论》诞生的历史过程,勉励青年学子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马克思的生平简介方面,张沁悦老师通过介绍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片段,引导同学们以青年马克思为榜样,考虑如何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发展变革相结合。其次,在讲述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原因这一知识点时,通过介绍马克思从哲学政治学研究转向经济学研究的原因,使同学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使学生了解《资本论》的基本立场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一起的。最后,她通过介绍《资本论》从准备写作到最终成书的曲折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艰苦与曲折,并引导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

    张沁悦老师在课堂点评学生的课堂报告

    张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始终注重解读《资本论》中的科学抽象法,认为这一经典著作的学习,不是对“圣书”的注解,而是要学习其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是唯物辩证法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应用,对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树立理论自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资本论》第1卷第1章为例,通过讲述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切入点这一知识点,体现科学抽象法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实际运用过程。张老师首先提出两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如果将经济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怎样才能找到这个有机体的细胞形式;马克思在寻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细胞形式时,如何一步步进行抽象,将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细胞形式这一论断是否科学?通过提问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使学生对科学抽象法的实际运用过程和要点形成初步认识,并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妙用,从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的欣赏与认同。

    《中外经济思想史》团队成员


    从左至右依次为(排名不分先后):王昉教授、程霖教授、Terry Peach教授、梁捷讲师、刘凝霜助理研究员

    经济学院《中外经济思想史》课程通过向学生系统阐述中国古代、近代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经济思想的基本概念、理论逻辑及框架体系,同时立足古今贯通、中外比较的视角,将中国经济思想置于全球视野下进行考察,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思想在世界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相互关系的认识。“这门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认识和总结中国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坚定青年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课程建设负责人王昉老师介绍。

    在讲述自由放任思想在中外经济思想史上的发展渊源及其内涵比较这一章节内容时,团队教师以“司马迁‘善因论’与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想比较”为教学案例之一,在教学设计中,引用和介绍司马迁的自然哲学观以及蕴含其经济思想的原文段落,进而引导学生围绕对原文的深入理解,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提炼和系统阐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元素,并将经济思想的理论价值融入整个中国经济思想体系的讨论之中,同时立足世界经济思想史的视阈进行中外比较分析。在课堂讨论环节,基于历史与学术背景的介绍,循序渐进地启发同学们进一步辩证思考“司马迁与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想内容的异同及原因?”“国内外学者如何评价司马迁的‘善因论’及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国古代早已产生了诸如‘善因论’等领先于世界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是否曾对现代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起到影响?”等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引导大学生在挖掘、梳理西汉时期出现的自由放任思想的代表性观点和主要内容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基于中外比较视角客观评价中国西汉时期出现的自由放任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创新贡献,并将其放在全球视野下进行考察分析,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文化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的认识,培养和坚定中国文化自信。

    《中外经济史》团队成员


    从左至右依次为(排名不分先后):燕红忠教授、孙林副教授、李耀华副教授

    经济学院《中外经济史》通过介绍中西方历史上经济发展和变迁的历程,重点讲述中外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发展和变迁的历程,总结出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各国经济制度的变迁,教会学生从经济学视角看待分析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从根本上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意识。

    在讲述外国经济史部分章节的时候,团队成员孙林老师以介绍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大背景下,英国人瓦特在企业家的支持下,改进、发明了蒸汽机,从而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推动世界工业进入“蒸汽时代”的事件为例,阐释了发明家与企业家是技术革新的核心,发明家和企业家必须实现联手合作,才能完成技术创新并把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孙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这是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方向、路径和着力点的精辟概括。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案例的运用,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培养学生注重实践、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

    (供稿:胡倩楠 编审:夏纪军)

    2021.4.23

    © 版权所有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思政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