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浙江财经大学】科技创新赋能金融发展 人生志向不忘家国情怀 ——《金融科技导论》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时间:2023-10-30 10:49:35  作者:  点击:

      本文源自于浙江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原文链接:https://sie.zufe.edu.cn/kcszjxyjzx/info/1026/1186.htm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金融科技导论

    课程学时:48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授课专业:金融工程(金融科创)、金融数学(金融科创)

    二、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学生能掌握金融科技的基本理论、内涵与外延、演进路径、驱动因素、场景创造和战略意义,具体的内容包含金融科技理论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概括、工作原理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等。

    1.了解金融科技给传统金融行业所带来的挑战、现实意义和未来的影响。

    2.了解金融科技涉及的主要领域的发展状况及他们的应用场景。

    3.了解金融科技为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和机遇。

    4.从不同的金融业参与者角度掌握并实践现有金融科技的关键技术。

    学生系统学习本课程,将获得有高度的金融科技认知,有框架的金融科技理论,有深度的金融科技案例思考和分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金融科技的思维、激发学生金融科技兴趣,具有使用金融科技的思维、技术和工具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思政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要求学生了解金融理论和实践知识,特别是金融科技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金融科技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和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案例设计

    本案例适用于金融科技专业概况、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问题的应用等章节的讲授,通过“言传身教”“学科前沿”“党史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点,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融为一体。引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引导学生树立为国效力的志向,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思政元素设计:

    序号

    授课知识点

    思政元素融入点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简介

    1

    如何进行金融科技专业学习

    钻研,毅力,勤奋的学习;正确的价值观

    “三寓三式”范式、“语重心长”式

    重新定义“吃喝玩乐”

    2

    金融科技类专业的认识

    认识论和方法论

    “三寓三式”范式、“比较导入”式

    以桥梁的建造全流程来比喻

    3

    人工智能是否能替代人

    党史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人性光辉

    “三寓三式”范式、“边叙边议”式

    具有人性光辉的写作和表达

    4

    人工智能在财务风控的应用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创新意识相结合

    “三寓三式”范式、“比较导入”式

    群智风控比喻作人机融合、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专家组

    5

    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中的具体应用

    社会道德、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沉浸”式

    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投顾等知识体验式教学

    备注:

    上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1、“沉浸”式:营造一个具有思政元素的逼真或虚拟的宏观环境(情景),教师在该环境中开展专业教学,并通过环境来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

    2、“三寓三式”范式的全称是“三寓三式(五化五式)”范式。“三寓”就是“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三式”就是“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

    3、“边叙边议” 式就是在结合专业教学讲故事,对思政要素进行适切的印证和强调,即用“故事阐述道理、用细节打动人心”,开展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

    4、“语重心长”式就是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讲述自己熟悉的事例和亲身经历,阐述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来感动学生,引发共鸣。

    5、“比较导入”式通过比较解释说明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横向纵向对比,进而导入相关的思政教育主题。

    四、教学实施

    1、本课程是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的学科和专业导论课,因此从如何在学校进行开展大学学习生活这个实际而迫切的问题时导入,重新定义了“吃喝玩乐”,具体为“只要吃喝玩乐新财经,就有出彩人生的机会。当然,吃的是数字科技佳肴,喝的是蕴含着人性光辉的思想琼浆,玩的是人机融合智能,乐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并创造更好的世界。”

    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知识的过程,大学生活要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用大学时光推着梦想生根发芽,使得自己茁壮成长同时,也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与个人远大抱负、人生志向相融合,为国家、社会和集体多作贡献,在奉献和被认可中实现个人价值。

    2、对于金融科技类专业的介绍,目前各大高校招生的金融科技类专业主要包括:金融科技、金融工程(金融科创)、还有金融数学(金融科创)。这些跨学科专业跳出了文理商工的传统学科限制,将更好地解决金融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来就是多元多维多学科的。

    第一个是金融科技专业,学习系统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设计与运营、以及新一代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与经济金融学的交叉融合,如大数据编程、人工智能编程等。

    第二个是面向金融科技创新的金融工程专业,除了学习金融科技相关知识外,强调将工程思维与实战思维引入到金融科技领域,解决实际金融科技项目的具体技术开发问题,包括金融产品设计、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

    第三个是面向金融科技领域的金融数学专业,除了学习金融科技相关知识外,强调将数学思维引入到金融科技领域,把不确定随机环境下的金融科技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寻最优解。这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金融大类考研考博时很有竞争优势。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一个例子总结一下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若把一个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比喻做设计建造一座高科技跨海大桥的话,金融数学专业做的是进行该大桥的力学结构分析、确保桥梁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金融科技专业做的是把新一代高新技术用到桥梁的建造上、实现降本提质增效,金融工程专业做的是通过人机协同与工程化方法来建造桥梁。

    3、在谈到金融科技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时,“人会不会被机器取代”这个话题时,结合热点举例了新东方的网红、学生们都熟悉的董宇辉。董宇辉在直播间里面的出口成章,蕴含有人性光辉的内容创新,这是机器所取代不了的。同时也做了一篇小作文“我无法带你穿越时空到1921年的嘉兴南湖去看13位勇士为地狱中奄奄一息的东方巨龙翻身;我无法带你欣赏1949年巨龙冲出黑暗、名扬九州的飒爽英姿;我无法带你赶上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上半场,去感受巨龙跃出海面、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过,亲爱的,我和我的战友会带着你们奔赴中国改革开放的下半场,去携手腾飞的巨龙翩翩起舞、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用来讲解机器人无法做出类似的小作文,人工智能需要人机物三元融合智能的同时,人可以以诗一般的语言将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天翻地覆的变化告诉学生,无声无息中注入了党史知识。

    4、在讲述人工智能在财务风控上的运用时,可巧妙地运用“新冠疫情防控”打比方,财务风控也需要人机协同吹哨、获得持续免疫能力。以医学病痛作喻,指出当前的智能财务风控系统存在四肢之痛、血脉之痛、神经之痛等痛点。进而以医学分类作喻,科普了群智财务风控理论,把传统财务风控比喻作有经验的老中医,把智能风控比喻作新兴的西医,把群智风控比喻作人机融合、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专家组,让学生们明白了群智风控的含义以及必要性。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将枯燥难懂的知识和理论非常接地气地讲解,让学生更容易就能理解明白了,同时融入 我国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了解我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

    5、此课程开展行走课堂法,是开展实践基地“体验式”教学育人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体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真切感受,交流研讨、集体汇报,寻求认同,产生共鸣,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锤炼品格的融合培养。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的课程中,开展四次田野课堂实践教学,带队前往盈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物产中大期货有限公司、华泰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进行实地研学活动。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导师面对面,更加明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背景下金融科技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此外,学院还落实“请进来”,校外专家进课堂,邀请到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院长马丹教授、金石资源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戴水君校友、普华资本风控总监胡玲莉女士为同学们进行“Fintech Talks ”系列讲座。校外导师在课堂上分享自身学习经验、职业生涯中的思考以及金融科技行业所需要的核心知识储备。

    这些举措实现了企业实践导师、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的联动育人,实现了校企在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共享,推动了课程教学中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

    双导师协同的育人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以学业目标为统揽,通过实施学业规划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和提高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优势。接下来,学院将继续推进以“双导师”为核心的目标牵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学院奖学金和学生投资基金,鼓励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学科竞赛和投资实践,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助力学校高水平一流财经大学建设。

    五、教学考核与评价

    关于本次课的教学考核与评价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式开展。

    1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教学过程的记录、行为学观察进行评价、反馈;比如具体通过课堂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回答问题思路清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此外依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多角度、多手段来衡量学生的多重发展,实现课堂教学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

    2终结性评价:通过表格量化考核、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并结合诊断性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的结果,给予学生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从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专注度等方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变化,不只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理解、应用和其行为表现。具体可在如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按时完成作业,并上交;自主完成,有具体解题步骤;作业中体现出来理解和思考。除了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是否认真按时完成的学习态度,树立和强化学生做事认真的意识,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综合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分析问题能力、合作状态、整合信息能力等方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特色与创新

    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是本课程最重要的课题特色,通过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体验式教学和实践进行教学,同时邀请学术专家教授和行业的实务导师深度参与课堂教学授课,还请实务导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课中问题沟通交流、课后作业评价和作品遴选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金融环境的实操环境及多元评价体系。

    七、教学效果与推广

    在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将典型案例作为课堂导入,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思政教育的内容合适合理的融合在课堂中,同时引入专家教授和实务导师共同授课,以及通过走入银行、证券、投资公司等实践基地体验课程的知识的应用。本课程思政改革达成教学效果为:

    1)通过幽默比喻、知识热点、时政要点等融入思政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专业课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引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感受案例中的思政知识,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感受课程中蕴含的人文和家国情怀。

    2)紧扣课程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传授知识要点重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将思政要素如盐入水般的融入到知识点中去。使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深厚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不会觉得思政元素的融入不显得突兀,从而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此案例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可以向相关专业课程推广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思路,从而形成从全课程式的全方位育人。

    2023.6.25


    © 版权所有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思政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