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于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UxMzExNw==&mid=2709083316&idx=1&sn=e8269839673fdd563de5274ae3a2e948&chksm=bb78aec68c0f27d0898d84e31e3e7ee7f4a79ac9c9a804a718a5739bb5b99711f169f8052046&scene=21#wechat_redirect
编者按
为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合力,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共享,我们将持续推出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案例、聚焦建设动态、特色项目展示等模块。
自2021年10月,教务处公众号已陆续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新华网“新华思政”版块展播的优秀课程以及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推送宣传。从本期开始,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案例版块将陆续为大家展示中国人民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风采。本期推出的课程为财政金融学院张杰教授及其教学团队讲授的《金融学》。
基本情况
《金融学》为面向财政金融学院各专业本科生共同开设的学科基础课,是主干课程之一,共4学分,68学时;同时,也对其他经济学类本科生开设3学分(51学时)课程。
财政金融学院张杰教授
本课程主讲人为财政金融学院张杰教授,教学团队成员包括王国刚、瞿强、何平、张成思、王芳、马勇、罗煜、李世银、宋玮、刘泽豪、高添驰、王晨曦等教师。授课教师团队中,共产党员占比超过80%。承担本课程主要教学工作的货币金融系是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师德先进集体。课程负责人张杰教授先后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师德标兵和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等称号。
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资源
《金融学》课程可追溯至中国人民大学建校的第一学年(1950/1951学年)黄达教授于70年前开设的《货币信用学》,这一课程既伴随着新中国金融事业走过艰难探索的不平凡历程、也见证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步伐和逐步迈向全球舞台中央的足迹,辉煌的课程历史本身就是《金融学》重要的思政资源。
本课程立足于中国教师“在中国大学讲台讲述中国金融故事”,基于中国“金融故事”讲授金融学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信国外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在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以及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基于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进程,讲述中国故事,归纳中国经验,提炼中国命题。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成效,从而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最终形成了 “教学资源精品化、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研讨常态化”的金融学课程思政风格。
1.教学资源精品化
一是打造精品课程。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金融学》已被打造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在推动该课程在全国高校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人民大学“123”金课建设课程,与课程配套的《金融学与中国金融发展系列讲座》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二是打造精品教材。《金融学》教材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教材主编黄达教授1951年撰写的一篇名为“‘货币流通与信用’考试题,1950/1951学年,专修科财政银行班”的教学资料手稿。黄达教授编著的《金融学》教材是新中国金融学科领域具有学科奠基意义的经典作品:该教材2003年由《货币银行学》升级为《金融学》以来,一直是国内多数重点大学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程的首选教材,《金融学》教材也是国内第一批基于中国货币金融运行经验而撰写的教材,对于中国金融学科在新世纪的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课程的主干教材《金融学》“精编版”连续列入“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所要编写的五本教材之一。2013年该教材入选“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也是经济学类唯一入选教材。并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该教材一直引领着国内金融学领域教材建设的发展方向。同行权威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教材在中国金融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示范性和引导性作用,是学界业界公认最具权威性的教材,集中体现了中国金融学科的建设成果,全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代表了中国金融学教材建设的最高成就和未来方向,是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金融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进程中取得的一项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成果。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教材的各种版本
课程主干教材《金融学》
本教材第五版精编版2021年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2.教学内容本土化
中国金融故事独具特色,只有讲好中国金融故事,金融学的本土化方能寻找到步入正途的逻辑起点,金融学课程的建设方能真正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之中。立足于中国金融经济改革的肥沃土壤,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课程的思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第一,随时跟踪国内外货币金融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和补充课程内容。
第二,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对现实货币金融运行及其政策提出的挑战,针对相关问题与学生们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理解到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推动着理论和相应政策的变化,加深和拓展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有选择地引进西方经济金融理论,紧密联系中国实际,提炼中国金融故事,总结中国金融经验,推动中国金融学发展。让学生学会思考西方经济金融理论的局限之处,从而深入理解中国的金融制度运行背景,推动中国金融实践向前发展。
王国刚教授深入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金融发展史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课程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
第一,“道”“术”并举。《金融学》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之后,进入金融学专业课程学习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大量后续课程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着“传道授术”的本职精神,力争将最好、最专业的金融知识、金融理论与金融技能完整精准地传授到能为金融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学生手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货币金融体系的现状与问题,提升认识和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
张杰教授讲授金融学
第二,寓教于行。将授课范围拓展至课堂外,摆脱传统“照本宣科”授课模式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历史文化相结合。比如组织学生赴国家博物馆参观古代中国常设展、中国古代钱币专题展等展区。通过边参观边讨论的启发式教学,在课程实践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王芳教授组织学生参访中信建投证券
第三,寓学于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讲,力争做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强调思考时做到“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当中国的货币金融实际与欧美教科书描述的不一致时,避免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出现“削足适履”的情况。
何平教授组织学生进行课程研讨
第四,言传身教。在教授学生基本的经济金融理论的同时,通过自身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使学生打好专业基础、掌握专业技能、拓展通识视野、重视专业实践、锤炼人格品行。引导学生养成刻苦、坚毅、自信和合作的基本素养,从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锤炼自己的心性与意志,正确认识知识与品格的关系,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
刘泽豪副教授讲授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发学院课程思政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经验《术、道、势:课程思政中的“育人密码”——我校财政金融学院课程思政赋能“三全育人”》
4.教学研讨常态化
本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教学研讨机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比如,在教学内容方面,经过研讨交流,教学团队达成了一项重要共识,那就是:基于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进程,有选择地引进西方经济金融理论;一些国外的金融学教材十分经典,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联系中国实际或者基于中国金融故事。欧美的教材和课堂重点讲欧美的故事是一种传统,按此传统,在中国大学的金融学课堂上,理应重点讲中国的金融故事。
金融学教学团队教学工作研讨会
在传承与变革中探索独具
特色的金融学课程思政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教育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金融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在传承与变革中探索独具特色的金融学思政之路。
一方面,传承优良的教学传统。课程教学团队长期以来形成研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传统,特别注重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推动主流金融学与中国货币金融实践的深度对话与互动,呈现具有“中国神韵”和“中国风格”的金融学。从黄达教授、周升业教授等老一辈教授开始,这种传统一直传承至今,业已形成金融学课程教学研究的人大风格。
另一方面,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课程教学团队顺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学科的新发展,致力于实现本学科主要奠基人和本课程开创者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在中国大学讲台讲述中国金融故事”的愿望,使莘莘学子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国金融故事的濡染,秉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掌握金融本领,在未来丰富而充满变革的金融事业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推动中国金融事业在新时代继续向前发展。
2022.5.29
文案|财政金融学院、教务处本培办
编辑|千叶